你的故事十分重要

我將自發緩解稱為醫學領域尚未被開啟的黑匣子。在飛機上,數據會在飛行過程中流入黑匣子,並被編碼存儲。如果出現意外導致飛機失事,調查人員可以從黑匣子中提取關鍵信息,分析可能發生的情況。

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黑匣子,記錄著我們一生中發生的所有事情:記憶,舊情緒,烙印在我們的靈魂和細胞上的創傷與失去,無法被短暫冥想和生活環境變化所撼動的頑固壓力與焦慮,如同安全毯一樣被我們牢牢抓在懷裡的悲傷和怨恨,成長初期被記錄下來的關於自身的認識——我們是誰、有什麼能力、應該得到什麼、不應該得到什麼。就像醫學界迴避自發緩解的黑匣子一樣,大多數人也會迴避自己的黑匣子,完全不去探究對自身、對世界、對萬物的潛意識。

這裡的“黑匣子”不是個比喻,它真實存在。

更科學的術語是默認模式網絡(Default Mode Network,簡稱DMN)。簡單地說,默認模式網絡就是一些大腦區域的鬆散連接,既包括大腦深處的舊結構,也包括大腦皮層上較新的結構。進行某些類型的思考時,這些結構會被激活點亮。之所以用“點亮”這個詞來描述,是因為它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(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,簡稱fMRI)上看起來就是這樣——那片區域會在銀灰色的背景中發出光亮,就像風吹過餘燼後有星點火光亮起。

什麼點亮了默認模式網絡?白日夢,思考人際關係,在社交網絡上被點贊,記住過去,暢想未來,反思或覺察自己的情緒……基本上,在不關注外界元素、轉向內省模式時,默認模式網絡最為活躍。它渴望表達,渴望幫助我們撰寫關於自己的故事,將過去、現在和未來可能發生的情節串聯起來。

我們會用自己的方式解讀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,根據自己的感知方法將它們記錄下來。重溫大腦中的某些事件時(我們每個人都會回想重要的事情,尤其是負面或情感衝擊強烈的事情),默認模式網絡會反覆激活同一種模式,在神經通路中留下越來越深的溝槽。小時候你在課桌上寫過字嗎?我仍然記得那些淡棕色木頭做成的桌子,以及開始寫字時鉛筆尖從光滑的桌面上劃過的景象。當我一直描畫同一條線,凹槽就會加深,然後永遠留在那裡。很快,我就只能不停重描那些相同的線條了,線條會變得越來越深、越來越黑。當我們一遍遍回想那些創傷、壓力、悲傷的記憶,一遍遍讓各種信念敘述“我是誰”,大腦的默認模式網絡也發生著與在課桌上寫字類似的事情。

默認模式網絡是神經科學中一個較新的概念,到底哪些大腦區域組成了這一模糊卻十分重要的大腦系統仍無定論。一般認為,默認模式網絡的定義需要包括前額葉皮層(計劃、決策和行為調節的場所),扣帶狀皮層(邊緣系統的一部分,負責情緒和記憶形成),以及下頂葉(負責解釋那些形成的情緒並處理語言和感官信息)。所有這些共同形成了外部觀察者稱為“個性”、你稱為“自我”的東西。神經科學家將默認模式網絡稱為“自我網絡”,它是自我的神經生物學基礎,是“你是誰”這一問題的答案。

現在,我們需要暫停一下,並指出這並不是你的全部。這很重要。身份不僅僅是默認模式網絡,一個人不可能被一個神經網絡涵蓋。尤其是談及徹底治癒時,我們會發現自我比默認模式網絡還要深層。但默認模式網絡是一個重要的起點,是我們想到自我時習慣於想起的建築藍圖。我們的生活、故事、自我認同、自我感知、應對世界的方式,全都是基於這一藍圖構建的。

那麼,當你對“我是誰”這個問題的回答建立在消極、狹隘或有害的觀念之上時會發生什麼?這種自我施加的消極或狹隘的信念會如何影響大腦中的化學反應?如何影響應激反應與戰鬥或逃跑反應循環?如何影響細胞與整個身體?如何影響疾病發生概率和從疾病中恢復的能力?這個阻礙人們恢復,甚至導致人們生病的黑匣子裡,到底裝著什麼?